9月10日11时45分,从丽水赶回遂昌县城开完会的吴勇来不及扒上一口饭,便又匆匆赶往位于大桥工业区块的浙江恒大导轨型材科技有限公司。
走进企业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宽敞整洁的车间内,工人们各司其职地忙碌着,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车间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作为公司的负责人,吴勇和记者说,只要不出意外,一般每天他都要下车间“巡视”3趟。从原材料车间开始,一直到最后的成品车间,每到一个车间,吴勇都会仔细检查,确定保证产品保质保量完成。
“导轨型材和导轨成品,被大范围的应用于自动化设备、医疗设施、航天航海、机器人等领域。”吴勇介绍,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将会慢慢的广泛,导轨型材和成品的需求也将慢慢的变大,这是一个巨大的“蛋糕”。
“2013年之前,国内的导轨型材全被台湾上银、银泰、日本THK、德国力士乐等国际有名的公司控制。”吴勇说,导轨型材和成品作为高端精密制造业,当时国内根本生产不出来这样的产品。
“我就在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么大的’蛋糕’给国外的企业瓜分?我们自己为什么不行?”吴勇和记者说,“我就决心要从中分一杯羹。”
2013年,谋定而动的吴勇毅然从塑料行业跨行开始导轨型材和导轨成品的制造。为了把企业做起来,吴勇不但从台湾引进了设备,甚至还引进了台湾的工程师。由于水土不服等各方面原因,引进计划不得不中止。工程师走了,留下来的只有设备。
“引进不行,我们就自己组建技术团队。”说起这些,吴勇依然记忆犹新,“一年多时间,心无旁骛,日夜扑在车间,不断试验不断测试。”
凭着这股韧劲,企业慢慢的提升持续不断的发展,2016年,浙江恒大导轨型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腾笼换鸟”政策入驻遂昌,公司发展郑重进入快车道,2017年设备调试完成后,公司当年销售额就达到了5000万元。
“遂昌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吴勇说,当时企业正好遇到了厂房、资金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腾笼换鸟”入驻遂昌,不但为企业解决了这样一些问题,企业更是因此迎来了跨越式发展。
“2013年,企业产能200吨;2018年,企业产能15000吨。”吴勇用一组数据来解释何为“跨越式”发展,“更让人振奋的是,2017年,我们导轨型材和导轨成品已达到国内第一的水平。”
“务实是本。从2013年到现在,我们从始至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做一行专一行。”在吴勇看来,企业能在各大国外大公司控制的市场上立足下来,靠的就是公司上下务实的工作作风,“我们要向世界上那些百年名企学习,学习它们的专一,学习它们的精益求精。”
“创新是魂。企业能在五年多那么短的时间里把产品做到国内第一,靠的就是创新。”吴勇和记者说,每年,企业都会对产品生产的基本工艺进行更新换代,以进一步减少成本,提高下游加工公司的产能。“原来,我们产品需要拉拔7次才能成型,经过创新,我们把拉拔缩减为3次,这直接让我们工厂的工作效能提高了120%。”吴勇说。
“我们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企业。”对于未来,吴勇充满信心,“我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把我们的产品做到世界第一!”
遂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1号